封面图
48K 阅读

讲干货丨“早 C 晚 A”到底是个什么神仙护肤公式?

除了干货还有产品推荐哦~

普罗卡斯特普罗卡斯特

以后关注作者发文章时,需要推送提醒你吗?

不再提示

微信公众号「普普的实验室」作者

大家好啊,我是普罗卡斯特。这么些年写文章,断断续续在和大家说适当精简、做好功效成分和产品的选择。

但很多同学就说,精简之后感觉更难了,因为产品少了,一旦买错产品似乎出错的概率就更高了。

所以我们今天就说一下所谓的“早 C 晚 A”护肤法。只想开心花钱的同学,也可以拉到后半部分直接看产品推荐


早 C 晚 A 有啥好处?


简单来说,就是早上用含 VC 产品,晚上用 A 醇类的产品。对,其实就是这么简单。

其实这个我们之前也说到过不少次了,但是确实没起出这么朗朗上口易于传播的名字啊,还是挺佩服的。

这样的用法好处还是很明显的:

  • A 醇和 VC 都是公认最有效的护肤功效成分,不玩儿虚的;
  • A 醇一定程度上会让皮肤变脆弱,晚上用是更适合的;
  • VC 超好的抗自由基能力,白天可以配合防晒抵御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;
  • 两个产品浓度高了都有一定刺激性,但不同时用的话,刺激性也更加可控
  • A 醇和 VC 的功效有重叠但又不完全一致,很多护肤需求都能满足。

所以,如果你确实习惯这么使用的话,确实是个不错的搭配方式。


VC 可以白天用吗?


VC 是可以白天用的,而且还能帮着减轻一些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(但是不能阻挡紫外线啊,VC 毕竟不是防晒剂)。

但是,白天还是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晒啊,无论是涂防晒霜、打遮阳伞还是躲家里少出门。因为 VC 毕竟也是酸 (人大名叫抗坏血酸啊),浓度高了之后 pH 也是很低的,也会让皮肤保护功能下降的。



即便白天不涂 VC 也要做好防晒,但涂了 VC 的话请一定做好防啥啊。


一定要这么做么?有什么人不适合吗?


那当然也不是一定的。护肤的方法千千万,但毕竟没有一个方法是适合所有人的。所以推荐尝试一下,但如果不习惯的话也不用一定这样。而且,无论是美白还是抗老,也都有其他很多很好的功效成分,比如 377、玻色因、阿魏酸等等。所以,大家不用思路那么狭窄,有一个方法很好不代表这个方法是唯一的。

一定不适合的同学,我倒是没想到,当然如果你用 VC 和 A 醇就是反应强烈那就算了。

另外,虽然目前的研究没有明确发现存在风险,但备孕、怀孕中以及哺乳期的同学,如果心里还是担心的话,A醇可能也是可以优先避开的一类护肤成分了。


可以同时用 VA + VC 么?


是可以的,但要注意刺激性,而且最好晚上用,白天不推荐。A 醇和 VC 同时使用是可以的,你可以选择两个产品分别使用,也有一些猛药精华是 VC + A 醇的配置。

但 A 醇和 VC 刺激性都比较强,你要留意产品的刺激性啊。对于多数同学,我是不太推荐这么用的,因为前三天用着都没事儿,第四天直接就脱皮脱惨了。



一定要这么用,那就循序渐进吧,别一下就找了高浓度 A 醇和高浓度 VC 还天天用,你真的可能遭不住。


一些“早 C 晚 A”的注意事项


“早 C 晚 A”的组合,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的,虽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用,但大家还是留意一下。

首先,白天一定要注意防晒。因为 A 醇和 VC 都可能对皮肤造成一些损伤,导致更容易受到紫外线的伤害。虽然 A 醇晚上用会好很多,但好很多不代表能完全避免啊。VC 也是一样,抗坏血酸也是酸啊,浓度高了之后 pH 也是很低的,一定程度上也是会降低皮肤保护功能的。



其次,要留意刺激性。A 醇的刺激性我们说过很多了,大家一定记得浓度、用量、频率上都要循序渐进,也要清楚 0.5% 的 A 醇真的挺高了,不要觉得上限是 1% 那只有 1% 才算高。

最后,A 醇和 VC 的产品都很难做。大家看起来可能觉得很简单,但其实都是非常考验配方师和生产工艺的。

所以,如果你对产品了解不那么多的话,我推荐大家优先选择像欧莱雅、资生堂这样的大集团旗下的品牌和产品。虽然它们比较少出猛药产品(尤其是便宜的猛药产品),但基本的工艺和品控肯定是过关的。


产品推荐


推荐几组产品给大家做参考,要注意的是:

  • 我觉得这些产品都还不错,大家可以自己组合,不是一定要如此搭配;
  • 为了方便起见,今天以精华为主。少量可能是偏乳液质地的,面霜今天先不说了哈;


RoC A 醇 deep wrinkle 精华 + 乐敦 CC



  

平价但相对温和的组合,可以选择 RoC + 乐敦 CC 的组合。

RoC 是强生旗下,露得清的兄弟,最早开发 A 醇护肤品的品牌之一。这个精华乳黄色乳液质地,肤感我觉得还行,虽然有一股蜜汁气味但能接受。

乐敦 CC 是加了浓度不低的 VC,闻起来是很 VC 的那种味道(有点酸有点橙子),放在早上还是可以的。

不足的话,RoC 的这支 A  醇浓度不高,感觉不到 0.15%,所以功效上肯定是相对更弱、更慢。而乐敦 CC 虽然浓度还行,但因为是多元醇溶解的,导致肤感不好油腻感很强,而且会有发热感 (醇的原因,不用担心)。

十分钱不一定有十分货,但一分钱肯定最多是一分货的。虽然缺点比较明显,但产品都比较温和,如果预算真的有限,这俩产品我都还挺推荐的。


The Ordinary VA + Timeless VC



预算仍然有限,但愿意把自己脸当个小型试验田的同学,The Ordinary 和 Timeless 欢迎你~

产品单价仍然不高,但料 (至少表面上) 堆的很足。The Ordinary 最高有 1% 的 A 醇,已经到上限了。角鲨烷溶解加上棕色瓶保存,尽量减少环境对视黄醇的影响。而 Timeless 有些产品确实和修丽可很像,但确实也为预算有限的同学提供了新的选择。这支是 20% VC + 阿魏酸 + VE,种类一样,但浓度配比和修丽可的 CE 精华有所不同。

明面上确实从成分角度没啥太多可说的,基本都是各自配比的上限了。虽然我也没啥证据,但像前面说的,A 醇和 VC 其实都是看起来简单但很考验配方的,而 The Ordinary 和 Timeless 虽然用了也觉得不是完全没效果,但还是让我有点心虚啊。


理肤泉 A 醇精华 + 科颜氏 VC 紧致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想用大牌,想不那么刺激,但又不想选弱鸡,怎么办?可以考虑下这俩。

理肤泉这支是视黄醇 + 视黄醇亚油酸脂的组合,官方说加起来 0.3%,这个浓度说低不低,说高也不算高。理肤泉毕竟作为以修护为特长的品牌,这个浓度还是挺合适的,温和度对多数同学都会比较好。

而科颜氏这支 VC 我们之前说过挺多次的,虽然质地有那么点奇葩,但是我自己好喜欢啊。无水配方总共添加了 12.5% 的 VC (2% 是 VC 葡糖苷),用多元醇做了个包裹来更好维持 VC 活性。

相对之下的话,理肤泉这支可能感觉弱了一点。但还是之前反复说的,A 醇的话,大家真的可以不用那么追求高浓度,尤其不用那么去追求浓度上限,脸还是最要紧的。相信我,全脸脱皮的样子你真的不想体验。

但如果你想买眼周的 A 醇精华,可以考虑 Murad 或者 Elixir。前者是联合利华旗下,后者是资生堂爸爸家的,你值得拥有。或者就第一组 RoC 或者露得清用在眼周也可以,浓度相对较低但温和性好。之所以 A 醇在眼周单独提一下,因为 A 醇刺激性太强了,眼周的感觉尤其明显。


PCA skin 0.5% A 醇 + Obagi 10% VC



PCA skin 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牌子,在国内知名度不那么高,而国外因为他家齐备的产品线和培训体系,知名度高很多。不过,这产品官网 $ 111 约合 ¥ 800,怎么到了天猫海外店直接蹦到 ¥ 1400 了?

他家 A 醇不只一支,天猫海外店铺上线的是温柔的敏感肌版本,名字是 for sensitive skin,成分是 0.5% A 醇 + 烟酰胺 + 己基间苯二酚 (这组合居然是给敏感肌的),可以说是抗老、修护、美白不耽误。他家还有一个强效版,intensive treatment,成分是 0.5% A 醇 + 2% 水杨酸 + 被誉为 A 醇替代的 Sytenol A + 抗自由基。你们感受一下就好,我就不评价了,我一个厚脸皮的有点不敢用。

Obagi 的话大家应该很熟悉了吧,不搞平价,不玩擦边球,就是正面硬刚修丽可的选手全世界也不多啊。这支 10% VC 是前段时间买的,文章还没写出来,但是印象已经非常深了。一共只有 5 个成分,10% 的 VC  以外,用丙二醇和碳酸丙酯替换水含量,来提升 VC 的稳定性。

OBAGI 这个系列有不同的 VC 浓度,10%、15%、20%,我用了 10% 觉得这个浓度我已经可以了,所以感兴趣的同学我不建议直接上高浓度(害,说的好像 10% 是低浓度似的)。


核心要义


“早 C 晚 A”是个可以的护肤套路,多数同学都是可以试试的,这里再简单总个结:

  • VC 早晚都可以用,但 A 醇建议就在晚上用
  • 一定记得做好防晒,早 C 晚 A 对防晒的要求其实是有增无减的,不做好反倒可能皮肤更差、更黑
  • 同时用 A 醇和 VC 也是可以的,但是要注意刺激性
  • A 醇产品不要太追求浓度,0.3% 真的没那么不堪,0.5% 真的挺高了;
  • “早 C 晚 A”是一个套路,但不是唯一的套路,还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来。


 

相关文章